與孩子、青年和家庭一路攜手向前
「老師」不是唯一的稱呼
但支持服務對象展現無限可能,是我們共同的目標
慈佑庇護工場 就業服務員
單純互動中,不單純的工作
文/慈佑庇護工場 廖紋珠
慈佑洗衣庇護工場共有73位工作夥伴,其中有50位是在工作上還需要支持的「庇護員工」。然而,走進慈佑,迎面感受的是富有朝氣的一群人,分工合作完成洗衣、燙衣、摺衣…等工作,根本分不出來誰是就業服務員、誰是庇護同仁。
就服員的工作,一方面要教導庇護同仁就業技能;同時也要給予情緒支持。美玲說,這兩個面向都需要細微的觀察,才能正確入手。企管系畢業的美玲,原先在金融業服務,從來沒有與身心障礙者相處的經驗。在工作轉換期間偶然看到心路徵就服員,覺得是一份可以助人的福利事業,一個念頭使然,讓美玲從99年進入身障服務領域到現在。她說在心路工作,感受的是庇護夥伴的說話直白、單純、簡單的心思,不需要太多一般職場的「諜對諜」。雖然庇護同仁學習緩慢的特質,也曾讓她不知如何是好,但是現在瞭解不只是要不斷說明,還要加上親身示範,縱然需要重複很多很多次,但是當他們學會時,那成就感是無可比擬的。
「有福同享,有難同當」是美玲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,工作量大時大家一同努力將工作完成,有福利一起分享。庇護夥伴不懂的地方就教到學會,覺得不開心立即給予支持。職場卻像個「家」,這是在心路工作最棒的地方。
新興啟能中心 教保員
從「替代役男」,成為中心不可替代的老師
文/新興啟能中心 楊玉蓮
算算文暉老師在心路的服務年資將近五年,但是陪伴心路的服務對象卻超過七年的光陰。原來當年服替代役時,從只是當兵的心情,到確立為自己的志業,這個變化多麼奇妙!
工作中,當智能障礙青年因為生理因素或情緒困擾,發生情緒不穩或需要特別支持的狀況時,文暉老師總是能正向同理、溫暖回應,陪伴服務對象從焦慮到安定、從混亂不安到自信開朗,平時也會細膩地與家長分享服務對象在中心的生活點滴,並一起為服務對象的進展而感到開心與欣慰。
擅長影片剪輯的文暉老師,在中心辦理各式節慶或迎新送舊活動時,總是主動承擔影片製作的重任,透過細膩觀察並以幽默風格來製作的影片,每一次都讓工作夥伴、家長驚豔與感動。文暉老師說,透過影片,這些服務點滴都化為難忘回憶,並成為堅持在崗位的養份。
台北社區居住 教保員
加入心路之前,凱暉可是手拿大鍋鏟,可以擔當滿足百人的辦桌高手,這麼好的手藝與經驗,對於居住服務來說,真是超級好本領。然而,粗曠的外表,也讓人好奇對於支持生活自理功能受限的服務對象,真的做得來嗎?!然而,跟凱暉談了話之後,就會被他的熱忱與堅定所感染。也因此,社區居住的住民們在他的支持下,完成的料理可都是餐館等級的好料,讓每位住民天天都幸福滿滿!事實上凱暉在學校主修心理諮商,面對社區居住住民在社區較常遇到的心理挫折,凱暉總是會不厭其煩,相當有耐心地用各種例子解釋說明讓住民明白;住民在情緒低落時,也會在一旁支持陪伴著,或是陪著住民透過運動釋放壓力。在多數都是女性教保的環境之中,對於男性的住民而言,凱暉更像是一個哥兒們般的朋友,許多心情層面的抒發可以更為直接。在服務上凱暉總是希望自己可以帶給服務對象力量,支持他們在社區裡好好的生活,儘管有時候必須面對環境中各種限制,但在服務對象最困難的時候,他們知道凱暉會在他們的身旁,陪伴他們一起度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