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3月27日 星期一

玩樂是孩子的天職!!

幼教先驅杜威有言:「遊戲是一種學習、活動、適應、生活或工作;也有助於肌肉發展、語言、思考、想像、問題解決能力之提升;情緒、社會行為之正向發展;遊戲讓兒童身心健康。」 早療的課程裡,老師們常發揮創意,做些變化,讓孩子在玩樂中學習!說故事、玩遊戲,再來些動動手的作品,促進孩子認知發展,誘發孩子動作表現,透過團體的遊戲,也能看見孩子社交技巧的成長。


白屋教室,感官動一動
紅橙黃綠的燈光變化,我們看見孩子的眼中,隨著泡泡管的燈光閃爍著,視覺的顏色變化,加上泡泡的變化,滿足孩子視覺的饗宴,泡泡管振動的聲響,也讓孩子感受到穩定的能量;純白的感官教室,希望給予孩子在感官舒適的環境下有安定的情緒學習,搭配著顏色的主題,老師讓認知的活動帶入感官,讓孩子透過感官學習多元的活動。


地板滾球。來競賽

「我們的孩子可以玩競賽遊戲嗎? 」
「是的,孩子可以!」

地板滾球在心路推廣三年多了,結合殘障奧運中的地板滾球規則,並且調整場地大小、進行能力分組,每年舉辦「早療地板滾球聯誼賽」,讓0-6歲的發展遲緩孩子都能成為小小選手。瞄準、投擲,一起享受地板滾球的樂趣!




一關破一關,體能up up
「好的體力,帶你走得長長遠遠!」 每週兩次的體能課,治療師會根據每個孩子不同的訓練目標,設計一連串的闖關活動。過獨木橋、丟接球、滑板競賽等都是常見的有趣練習,有時還有主題趴~《鱷魚來了!鱷魚來了!》孩子扮成他們熟悉的動物,趴在滑板上,努力用手滑向「對岸」! 耶~成功! 手的肌耐力up、up!


做中玩,玩中學~小農夫種稻囉!

「誰知盤中飧,粒粒皆辛苦。」小農夫體驗班開課! 老師巧手做出逼真的稻子,孩子們小手緊握秧苗,精準筆直的把它插入肥沃的土壤中;保持平衡與速度,平均的為我們的小稻苗灌溉水源。 搭配遊戲與生命教育的練習活動,讓孩子們體會吃的每一粒米飯,都是經過農夫們辛勞的成果,學習要珍惜食物;也在過程中,訓練孩子們的手部操作,讓他們一步步變得更厲害!

Related Posts:

  • 玩樂是孩子的天職!!幼教先驅杜威有言:「遊戲是一種學習、活動、適應、生活或工作;也有助於肌肉發展、語言、思考、想像、問題解決能力之提升;情緒、社會行為之正向發展;遊戲讓兒童身心健康。」 早療的課程裡,老師們常發揮創意,做些變化,讓孩子在玩樂中學習!說故事、玩遊戲,再來些動動手的作品,促進孩子認知發展,誘發孩子動作表現,… Read More
  • 在我的社區裡。生活。生活 場景1:台北-青年大會開會中 台北社區生活支持中心裡,心路青年們齊聚一堂 兩位主持人芳芳、婷婷第一次要自己掌控青年大會的全場 難掩緊張的向社工求援:「我們太緊張了~需要志展幫忙!」 社工志展一聽,立馬上場,音樂催落去~帶著大家跳起PPAP…… 等等!這是哪門子的救援? 原來啊~芳… Read More
  • 心路30系列回顧_Part1回顧三十年來,重要歷程的『辛路』,走出了一條家長的『心路』,更是為孩子開闢了一條『新路』。 這群家長們,每個人的家中都有個孩子,孩子的各種需要,呼喚著他們24小時做出回應。他們褪去了平凡的家庭主婦、公務員或上班族身份,從零開始,學習發行刊物、投書、組織家長團體、高舉標語到部會陳情,為孩子求生存、… Read More
  • 心路30系列回顧_Part2當心智障礙孩子的困難,遇上所處社會的冷漠,日夜守護的父母彷彿成了世界外的父母,成了一座座孤島,獨自照料、獨自絕望、獨自奮鬥、獨自哀傷。 儘管如此,為了孩子,家長們心中熱切的期盼不會熄滅。 連結孤島的橋樑-成立初期大事紀 75年5月 「中華民國啟智協會家長委員會」成立 擔任主任委員的宗景宜奔走全… 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