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0月7日 星期日

BenQ築夢奇蹟系列報導》心路回首20年來時路


「一顆父母的心,陪智障孩子走一生的路!」  「心路」這句廣告詞,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,「財團法人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」今年滿20歲了。

  20年前,7、8位心智障礙兒家長和一位正職員工草創心路,茁壯成目前320名正職人員的規模,心路執行長宗景宜(見上圖右一,記者劉信德攝)說,「這是從來沒有想過的事!」

  曾擔任創會董事長超過10年、目前為心路執行長的宗景宜,熟悉社福團體事務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位重度智能障礙孩子的媽媽。

陪智障孩子走一生的路

  宗景宜說,當年是不忍心看著孩子過「看不到希望的日子」,當學校不收嚴重心智障礙的孩子時,她不甘心就這樣放棄孩子,遂開始和其他心智障礙兒父母聯絡、交流,共同創辦心路。

  一眨眼20年過去,若是孩子的話,也正是要展開黃金歲月的階段,但宗景宜的孩子,卻在7年前意外過世。

  宗景宜說,每當聽聞社會上各角落傳出心智障礙兒所遭遇的困境、甚至被「非人」對待的個案,「真的會很不忍心……,所以,這種工作永遠做不完,不然,怎麼能叫大同世界呢?」

  她說,和20年前相比,社會看待心智障礙者的眼光和觀念看似進步了,但令人不忍卒聞的個案還是不斷傳出。

服務逾千位心智障礙者

  她解釋,20年前一群心智障礙兒家長不知道走上「選擇面對、而非放棄」這條路會遇到什麼問題?也不清楚心智障礙兒的一生會需要什麼樣的教養環境?

  20年後,心路有20多個附屬機構,「每天一開門,至少服務1千位心智障礙者」,從幼兒早期療育到成年人照顧、成年社區家園、職業訓練、庇護工場和社區就學等等。

  宗景宜很清楚,今天的心路已和過去不同,在這樣的規模和這麼多專業老師努力下,心路當前和未來都應規劃出更具影響力的發展策略,更有效地發揮改變社會的影響力。

  如今已成立5間幼兒早期療育中心的心路,今年的年度募款仍是為成立第6間早療中心而發動。因為心智障礙或發展障礙的孩子,只要多把握0到6歲黃金療育期,3歲以前接受早療的功效,會是3歲以後的10倍。

  宗景宜舉例,當年她光是為了教女兒學會拿湯匙吃飯,就花了3年,「但這3年很值得,因為她只要學會了,以後不需要再有人在旁邊餵她吃飯。」

  有一名家在山上的輕度智能障礙青年,目前在心路的洗衣工廠工作,每個月有上萬元收入。後來父親遭逢失業、母親只能打零工,這萬元收入反而成為家裡重要的經濟來源,青年的母親欣慰地感慨,「想不到這孩子會成為家裡的支柱。」

  宗景宜和「心路」埋頭做事,一步步尋找方法協助心智障礙兒,雖然未敢大膽夢想,但眾人合作、踏實築夢,在各種想不到之處,終能看到各種可能!


文章轉載自:20070929 自由時報 記者田瑞華/台北報導